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计算机应用及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
摘要:伴随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日渐融合,成为其难以分割的一部分,对各方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便为其一。为推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使互联网与计算机真正发挥其工具作用,培养青少年一定的信息素养、网络素养及电脑素养,已然成为时下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计算机;青少年;网络素养
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是思维方式,而且必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新事物接受方面,青少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而在接受互联网、计算机也是如此。通过计算机、互联网,青少年能够接触到更多、更为多元的世界文化,感知到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与开放意识等,在潜移默化中便完成了发散性思维的学习与养成。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差的自控能力,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对于互联网当中的一些信息的真假、善恶,无法准确分辨,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又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至此,需合理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克服弊端,真正发挥其对青少年的帮扶作用。
1、培养青少年电脑素养
伴随各领域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讲,学习电脑知识均十分重要与迫切。针对青少年而言,其在开展计算机学习与使用中,更需培养基于计算机配套化的电脑素养。而对于诸多教师、脚掌而言,所关心的重点是网络与计算机能否增加学生知识,能否提升其学习成绩,或能否实现电脑技能的增加。但从青少年角度来考量,计算机带给他们的主要功能便是游戏,或是绘图、看电子出版物、听音乐等,这才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喜欢去做的。在青少年运用计算机开展学习,或在用其玩游戏中,需积极引导他们,使其养成一定的电脑素养。电脑素养并非仅指一个人对电脑知识了解或掌握多少,也不是指从中学会了多少软件的使用方法,而是指一个人在运用计算机中能否获益或有无此种能力。对于一个具备电脑素养的人来讲,当其遇到问题时,便习惯用计算机来尝试找寻问题的解决办法,直至问题得以解决,此乃青少年应该拥有、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此种带有尝试性的活动形式,恰好吻合于青少年所持有的喜欢探索、好奇的新能特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运用计算机为青少年提供辅助学习时,均需要让他们在人机对话的框架下,自主发掘问题,自主找寻有用信息,深层挖掘与剖析,深入探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知识,进而实现青少年电脑素养的培养。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对青少年在其它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样产生有益影响。
2、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
随着网络时代的持续发展,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已然成为时下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环节。网络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查阅信息、交流与上网学习的平台。在互联网的信息体系中,只要你需要、你攫取,它便会立刻呈现在你面前。针对青少年而言,在成长中,需大量与社会相适应的信息,而互联网当中持续更新、庞大的信息,恰好满足了青少年的此方面需要。在互联网的辅助下,使他们突破了常态时空的限制,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此外,不管是调用信息资源,还是玩网络游戏,在或者是交友,均需有探索精神、参与意识与平等观念。在网络架构当中,实现彼此沟通与交流,使青少年更为全面、更加充分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有助于青少年探索精神、主动参与的培养与形成,养成良好的相互协作能力,更好的迎合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基于教师与家长层面来考量,网络好似洪水猛兽,对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但网络并非是有罪的。它为社会沟通与信息交流,提供了条件与平台,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科技的深层次发展,网络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至此,针对青少年来讲,对于网络当中所充斥的不良信息,需善于准确辨别与处理,善于保护自己;此外,还需网络自律,在运用网络中,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即拥有良好的网络素养,此素养乃是青少年在现代社会架构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
(1)对网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内容有一深入了解,对网络与计算机的使用能够进行自律性管理。
(2)网络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青少年需掌握一些重要资源的线索,掌握部分浏览工具,获取信息后,能够正确判断信息对自身所持有的内在意义。
(3)在互联网架构中,需拥有正确处理不良信息的能力,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4)对于网络中对自身成长与发展有利的信息,要善于发现与运用,促进自身的更好发展。
3、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
伴随当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知识更替日渐活跃,对于每个人来讲,均需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强化自身知识深度与广度,以此来更好的适应今后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这一点对于青少年而言,显得格外重要,换言之青少年需具备一定信息素养。基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不学习、不知学习的人,即不知怎样获取信息的人,则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尽管信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并非对等,信息来自网络,但网络最为一个最为重要、最便捷的信息源,必将成为青少年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为促使每位社会成员,尤其是国家未来希望的青少年,较好的掌握与运用这一学习手段,应结合青少年需要与喜好,合理选择与自身需要相贴合的信息,以此来更好迎合知识持续更新的未来需要。青少年应具有的信息素养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3.1信息意识
对于信息教育而言,其核心要点之一便为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也就是说,培养受教育者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信息技术,以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身生活、学习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意识。
3.2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须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观,使他们秉持信息应用人员所应持有的伦理道德规范,既不从事非法活动,还知道怎样规避各种计算机犯罪活动。
3.3具备一定信息能力
对于基本的信息能力而言,主要包括简单的文字处理能力、信息系统操作能力等;经细分,则囊括有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及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也就是说一个人基于信息需求,构建以此为基础的基础问题,确定信息源,从中得到、评价与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合到原有信息体系当中,用此信息解决问题,批判思考,这样能够创造性表达信息根本,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
4、结语
综上,针对青少年来讲,计算机有着强大的诱惑力,这往往与其身心发展阶段有关,对此,教师与家长需结合青少年兴趣情况与年龄特点,对青少年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提供正确引导,重视青少年电脑素养、信息素养及网络素养的培养,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雷.计算机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探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05):130-130.
[2]段晶晶.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0):140-140.
[3]谢惠.突出实践,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44-44.
篇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提出改革思路,重构课程体系。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xx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坚持“立足xx、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为地方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但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该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需要按照岗位要求,创新建立与市场用人需求更加贴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
2017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前往xx数码彩印有限公司、长沙视传广告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与回访,调研结果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关联度过低,因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面向面向数码图文广告及平面设计行业/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数码图文处理、网站美工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具备岗位任职要求必备的数码图文处理、平面设计、网站美工专门理论知识创新创业精神,熟练掌握数码图文处理、平面广告设计及网站美工、网站设计与制作、管理、维护与推广、设计创意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具备文化、公益、商业广告设计创意能力、图片编排等综合职业技能,熟悉计算机最新发展技术,把握职业规则及行业准则,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实验实训缺乏前瞻性和先进性,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改革的思路是创新重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专业教学环节及考核评估。以行动为导向,深入行业与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能力,明确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根据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分解职业技能要素,按照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依据,开发以行动导向课程,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按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每个工作任务的情境描述,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以提升专业群整体水平,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工程导向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打造信息技术专业群。
三、创新“校企融合,产教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团队通过深入信息行业企业调研,对机械行业人才需求状况、专业发展趋势、岗位能力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专业职业岗位(岗位群)的结构、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分析,由校内外专家和专业教学团队组成的计算机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专业技术课程为核心、职业资格证为认证标准,加强与娄底、长沙、江苏等多家企业的合作,实施“校企融合,产教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把计算机行业与企业专家请进校园,把产业经典案例融入课堂,专业课程内容与信息产业企业标准相融合。建设“理实合理,工学共赢”的课程氛围,增加“产教融通”课程比例,基本技能模块课以必需够用为度,核心模块课可以设置专业发展方向。实现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认证的融合。鼓励学生考取数码图文、网站美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师资格证、平面设计师资格证、网页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将考证融入课程体系,做到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融通,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通。
四、重构“项目导向、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基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行动导向实施为途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主体”的建设思路,构建坚持系统培养“项目导向、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重点开发以数码图文、网站美工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化、技能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真正实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在设计实习实训内容时,注重锻练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同时,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理;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技能证书与专业的符合度保持在100%。尽量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信息产业相结合,实训实习与行业发展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建设“项目导向、分段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课程特点,每门专业课程选定一名课程负责人,设置相关的实践典型教学任务,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标准,构建“以实战任务为载体”的数码图文广告设计与制作知识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宽基础、高技能、“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培训、企业实践等手段,建立一支专兼合理、理实兼备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校外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聘请5名企业技术骨干充实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师团队中所占的比例达到55%以上。本专业课程修满毕业建议学生首先就业,全面转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完善职业素质,正确定位,顺利完成职业人转化。三年内完成本专业的在职学历提升,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积极参与企业的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在实践中提升技术和能力。二学年进行宽基础培训,安排学生进行认知型、操作型小型项目开发;第三年学习应用性课程,进行专向培训,安排学生做工业项目设计(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
六、结语
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师把握了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了课程体系,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也更加符合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和平.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4,7.
[2]曲昊.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7,4.
篇三:计算机应用的节能环保问题研究
摘要:针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问题,结合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经验,在明确计算机能耗特点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方法,包含软件设置与形成良好操作、节能习惯,为实现节能环保与低碳生活等目标提供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能耗;软件设置;节能环保
如今,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用量较大,所以计算机应用的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很多人而言,因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较为匮乏,所以节能环保意识有待提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在深入了解计算机能耗特点的基础上,规范计算机使用和操作,并养成良好的节电习惯,从而实现低碳环保的目标。
一、计算机能耗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1.计算机能耗。
计算机由多种设备与电子部件构成,如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板卡等,每一个设备或部件在运行时都要消耗一定电能。以某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配置使用的M4780计算机为例(16存液晶显示器),通过专业软件测出该计算机各设备理论功耗为:主板能耗35W、处理器能耗80W、显卡能耗10W、硬盘能耗8W、内存能耗3W、显示器能耗20W、其他设备能耗15W,总能耗为171W。根据测算结果可知,一台计算机正常运行时的实际能耗为200W-300W。按250W进行计算,每天工作时间计8h,则一台计算机每天需要消耗2度,一个月(30天)就是60度电。机关事务管理局共配备上百台计算机,由使用计算机带来的能耗不容小觑。
2.计算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比其他电子产品,计算机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硬件构成十分丰富。除显示器、主机与输入设备外,还包括众多辅助设备,如外部存储、音响、扫描仪与打印机等。此外,因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很快,所需耗材较多,所以在对淘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否则必定影响环境。
2.1显示器。目前,计算机显示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液晶显示器与CRT显示器。其中,CRT显示器主要采用电子束对屏幕内部荧光粉进行激发实现图像显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辐射,易对环境与人体造成危害。而液晶显示器则是借助液晶材料进行发光实现图像显示,其耗电量较少,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应优先考虑使用液晶显示器。
2.2打印机。在机关事务管理局中,打印机是最重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其主要分为喷墨、激光和针式三种。打印机的使用除了要消耗电能与纸张,还包含色带、墨盒及碳粉等。其中,使用后的色带无法降解,碳粉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节约打印机纸张和电能,还要分类处理色彩与碳粉等其他耗材,减少或避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3硬件构成。根据测算结果可知,计算机钢铁含量为54%、铝铜含量为20%,塑料含量为17%,其他金属含量为9%,这些构成成分都具有回收价值。另外,计算机生产的工序十分繁杂,仅仅一块芯片就需要近400道工序,并且还要用到700余种化学物质或原材料,其中包含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之后这些物质会残留在产品当中。如果在对废弃计算机进行处理时将其视作普通垃圾,则必定会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们健康。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充分回收和分类处理的基本原则。
二、计算机的软件设置和节能
1.电源节能设置。
在计算机中,硬盘与显示器是两种基本配置,也是主要能耗部分,在恰当的时机关闭硬盘与显示器,能起到降低电能消耗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不使用计算机时,可将其暂时进入休眠的状态,关闭各个设备连接的电源,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控制面板中选择电源选项即可完成这种设置。通过这种节能设置,可有效降低在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消耗,还不会对计算机使用与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2.尽量减少启动项。
启动项是指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自动开始运行的软件,此类软件部分是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使用的,而其他部分则是为了满足某些功能额外增加的。对前者而言,其必须与计算机同时启动,否则会影响计算机正常启动与运行;而后者则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进行关闭。软件启动应用是提高计算机实际能耗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对部分不必要启动项的禁用,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3.控制插件加载。
插件是一个为对软件功能进行扩展的程序,计算机使用中最常见的就是浏览器的插件。用户上网时,为满足浏览需要,计算机浏览器通常会自动下载并安装各类插件,插件安装后每当打开浏览器,这些插件均会自动开始加载。如果插件的数量较多,除了要占用大量有限的计算机资源,还会拖慢运行速度,间接增大能耗。因此,要对插件的加载进行严格控制,通过设置禁用那些不必要的插件。
4.流氓软件处理。
流氓软件指的是处在正规软件与恶意软件之间的不利于计算机运行的软件,其具体表现为:在用户上网过程中,自动弹出某些窗口或者是在工具栏当中自动增加了部分按钮。虽然流氓软件并不会对计算机的实际运行造成太大影响,但它会提高运行负荷,拖慢运行速度,增大能耗。因此,应定期清理计算机中存在的流氓软件。除此之外,软件升级同样会增加能耗,而且很多情况下的软件升级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不影响正常使用即可,因此对于部分软件,特别是那些更新较为频繁的软件,可将其默认的自动更新更改成手动更新,在需要时再进行更新,以此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三、形成良好的使用与操作习惯
1.关机后切断电源。
关机虽然停止了计算机运行,但如果没有切断电源,计算机的显示器与主机还处在通电的状态,依然要消耗电能。根据统计和测算,因在关机之后没有切断电源造成的电能浪费多达8-30度(一台计算机,30天)。而且在连续通电的状态下,还会加速计算机中部分元件老化,缩短了计算机寿命。因此,必须形成在关机之后随手切断电源的习惯。
2.合理使用休眠功能。
休眠是指在不操作计算机时对部分设备进行关闭,使计算机处于休息状态,在需要操作时进行唤醒即可恢复休眠之前的状态。因休眠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对设备供电进行关闭,所以可以节约一定电能。考虑到显示器实际能耗相比较大,因此在暂时离开时应关闭显示器,以此降低显示器能耗,达到最大限度节能的目的。
3.合理使用计算机耗材。
文件打印是最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操作,期间要消耗大量资源与耗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对文档进行编辑时,应对打印内容进行仔细的核对,并在打印前利用打印预览等功能,确定需要打印的文档内容准确无误之后再进行打印。除此之外,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使用双面打印,以此节省用纸。对打印机所用的硒鼓与墨盒等耗材,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进行重复使用,以此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计算机能耗相比其他大型设备并不算高,但由于计算机广泛普及,其带来的综合能耗依然不容小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节能环保工作,将计算机节能纳入到单位或企业的日常管理体制中,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从而达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于世梁.论计算机应用中的节能环保问题[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02):78-80.
[2]梁军.关于电脑能耗情况调查及节能指导方案[J].科技资讯,2013(10):43-44.
[3]李小芳,张书琦.浅谈功率因数校正在计算机节能技术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2):154.
[4]刘伟荣.计算机电源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节能及数据安全新研究[J].科技信息,2011(10):239.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