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社区

目录

计算机硬件相关专业论文范文

【 liuxuequn.com - 论文范文 】

  在学习专业中,论文的地位至关重要,以下留学群论文栏目小编为您整理计算机硬件相关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查看。

  浅析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硬件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接口技术” 等课程, 它们是计算机专业中的技术核心课程, 具有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且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等特点。但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普遍存在着“ 重软轻硬” 的现象, 使得计算机专业在硬件课程的设置、教学知识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多数学生的硬件能力都比较差, 基本无法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工作。这无疑对国内高校硬件类课程的教学敲响了警钟,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

  一、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认识方面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

  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很多学生对硬件课程的了解甚少, 认为硬件课程只是学习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应用当中无关紧要, 认识不到硬件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 再加上相应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中对硬件实践能力的不重视, 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

  2.教学内容落后

  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飞速发展, 真正能反映当今世界硬件领域技术的教材太少, 教学内容大多较旧, 计算机硬件课程未能跟上技术的更新, 其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几乎为零。另一方面, 计算机硬件知识不直观, 最新的硬件知识往往包含许多较复杂的技术, 讲述起来抽象、枯燥,学生较难学习和理解, 因此许多教师偏向于讲述旧的知识。

  3.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

  计算机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庞大的复杂系统,计算机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而在目前的教学中, 硬件课程知识与软件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叉和互补, 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另外, 在硬件课程之间也缺乏充分的衔接, 有些知识点重复, 有些知识点缺失, 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不系统、结构不健全。

  4.设备条件不足

  计算机硬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在计算机硬件教学中, 硬件课程的教学设备投资大, 通常每门课程都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的维护工作量较大, 对实验室辅导和维护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多数高校在硬件课程及实验条件建设方面都明显不足, 设备相对落后, 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不具备基本电路设计、调试和实践的能力。

  5.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中开设的硬件实验课程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教师往往提供了实验的所有环节, 大部分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 基本上不对实验的实用性进行延伸思维, 只按设定好的正确线路、程序、步骤、数据一一照做。这样的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理论学习,通过实验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达不到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硬件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好这门课程的可能。因此, 在各硬件课程开设时, 应首先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当中的地位以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同时介绍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应必备的知识, 以激发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 这门课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比如,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这门课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联系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 以“ 为什么我们在编辑文件时掉电, 文件会丢失?” 来说明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工作原理。2)联系其他课程。例如, 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与“接口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操作系统” 的关系来说明该课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地位。3)联系就业趋势。例如, 如果参加工作, 该课是搞计算机工程的必备知识;如果考研, 又是必考的专业课。

  其次, 在开设各门硬件课程时, 可开设相关课程的专题讲座及相关的学术报告, 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了解, 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兴趣。

  2.提高硬件知识的先进性

  作为硬件课程教学, 应尽量选用能反映目前计算机领域内硬件新技术、新成就, 能体现出知识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计算机硬件教材, 以使学生能学到先进的硬件知识。例如,“ 接口技术” 的教材至少应涵盖目前世界上微机领域内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像分支转移预测技术、超标量执行技术、微机的流水线操作技术、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浮点数据处理技术、高速总线传输技术等。正是这些技术, 为微型计算机提供了卓越的性能, 并构成了各种高性能软件的载体。考虑到教学安排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要求, 可以在教材中有选择地加入部分旧的知识结构。

  3.构建科学的系统的计算机硬件教学体系

  计算机硬件知识必须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的描述, 以使学生能学到较系统的先进硬件知识。因此, 首先, 应完善教学大纲, 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 注意知识点的重叠和互补, 以保证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其次, 要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教学之间的沟通, 对软硬件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穿插。

  以“汇编语言”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接口技术” 这三门硬件基础课程为例, 从“ 汇编语言” 到“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再到“ 接口技术” , 逐步地揭示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 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硬件系统的完整工作原理, 在基础层面上彻底了解硬件系统。对于这几门课程, 目前常见的整合方式有:1)把“汇编语言”和“ 计算机组成原理”结合, 侧重于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这样有利于把“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中介绍的一般性的知识和具体的微机系统联系起来, 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2)把“汇编语言” 和“ 接口技术” 结合,侧重于硬件编程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了解目前普遍使用的微机系统, 并具备扎实的硬件编程基本功,有利于单片机和嵌入式相关课程的学习。3)将上述三门课程全部联系起来, 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全部融合在一起, 提供给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

  4.多方位创造实验环境, 对学生的硬件动手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满足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硬件实践设备耗资大、专用性强, 部分学校不愿在设备上多投资, 致使学生的硬件实践场所缺乏。为此, 我们一方面向学校申请增加设备投资, 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实验设施, 尽可能建设一些与本校教学特点和教学条件相匹配的实验条件。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截至2006 年, 已为所有硬件课程配齐了实验环境,构建了硬件实验中心, 不仅更新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接口技术” 、“ 计算机网络” 等课程的实验设备, 还新建了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和硬件综合实践实验室, 其中计算机硬件综合实践所用设备主要由指导教师自行开发设计。学生在这些实验环境中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 大大提高硬件动手能力。

  5.建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 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仅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不够的。课程设计的数量毕竟很少, 而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学生可能会不选择硬件类题目, 即使选择了硬件类题目,也很难在短期内培养出扎实深厚的硬件设计功底, 所以必须把培养过程贯穿在所有硬件课程之中。

  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本着“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提高素质”的方针, 将实验项目分为四类, 即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和探索型, 实验项目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在所有硬件必修和选修课程中, 全部开设课内实验。课内实验由验证实验(20 %)、设计实验(80%)组成。所有实践课程都单独开设实验, 包括综合实验(80%)、探索实验(20%)。这样, 课内课程中开设“ 验证型” 和“设计型” 的实验, 在后续课程设计中, 开设“ 综合型” 和“ 探索型” 的实验,形成“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 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系统强化学生的综合设计和硬件动手能力。

  在验证型实验中, 注重使学生巩固基本理论, 进一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在设计型的实验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这一类实验中, 以学生动手为主, 教师辅导为辅, 只给定实验的课题及要达到的目的, 中间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设计方案, 直至最后调试完成。在综合型实验中,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更为实际、更加全面的科学研究的训练。综合实验的特点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硬、软件设计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 学生自己动手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但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能使学生从应付实验变为主动实验, 不仅提高了基本操作技能, 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的部分内容属于探索型实验,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及相关开发工具, 写出设计书, 交给指导教师审核后实施。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培养了自学能力、研究设计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重软轻硬” 的倾向, 对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整体、全面、均衡发展无疑是有害的。纠正这种倾向, 培养知识体系完整、能力全面的人才无疑是迫在眉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但完善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长期、大量的实践才能逐步达到目标。

  探究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个事业单位为了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期促进事业单位有序健康发展。然而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却时常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安全问题,进而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唯有开展好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方可尽可能凸显计算机网络优势,为事业单位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是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确保事业单位工作有序进行而开展的组织管理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运行效率及维护能力。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涵盖了现场维护、网络监控以及运行维护等。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则是指对计算机病毒开展排查、预防,强化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性,积极构建安全防火墙,有效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和及时对电脑硬件、软件开展技术升级等。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影响因素

  2.1 网络开放性

  网络具备开放性特征,无论哪一位用户均可参与到网络中来。再加上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对单位、个人等信息进行获取变得更为容易。就好比,网络中开展人肉搜索,经由全体网民的参与,即可得到任何自身得到的信息,这已然与现实社会直接关联。

  2.2 网络资源共享性

  网络资源共享性属于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一大特征,基于资源共享方可达成部门与部门相互间的有效联络,进而改善工作效率。然而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共享性,才为不法人员攻击单位计算机网络带来了可乘之机,只要单位内部信息资源许可外部服务请求,不法人员便可乘此机会对单位计算机网络开展攻击,进一步窃取单位内部信息。

  2.3 网络操作系统漏洞

  网络操作系统是达成网络信息传输运行的重要形式,经由硬件、软件系统操作,可开展各式各样网络行为。然而,受网络协议存在复杂性特征影响,使得网络操作系统操作期间往往会伴有各种漏洞,为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隐患。

  2.4 网络系统设计弊端

  网络设计指的是拓扑结构设计、一系列网络设备选取等。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协议等均会或多或少造成相应安全隐患。科学合理的网络设计,不仅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还可确保一定的安全性;不合理的网络设计则会带来不堪想象的网络安全威胁。

  2.5 恶意攻击

  一直以来,恶意攻击均属于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一大安全问题,不法人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木马病毒等方式对单位内部计算机网络进行侵袭,进一步恶意篡改、窃取单位内部信息,使得单位遭受极大损失。该种不法人员恶意攻击的行为,伴随黑客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入侵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一般事业单位通常难以做出有效防范。

  3 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策略

  全面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如何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序运行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 强化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1)在事业单位职工大会上,及时对上级发布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文件精神进行传达,深入增强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积极树立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理念,强化计算机安全管理水平及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包括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办法、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等,构建起明确到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制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细则,开展安全责任层级管理,积极促进网络及信息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

  (2)依据现阶段实行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及绩效评定相关标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予以规范健全。对管理、操作予以有效规范,实现内外网识别标签的全面统一,于内外网设备、接口关键位置进行逐一张贴,防止由于误插网络而引发的违规外联。切忌于内网网络上接入相关无线设备,防止内网及其终端出现违规外联行为。

  (3)强化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增强日常宣传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提高职工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展安全检测,实时监控计算机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对系统补丁进行升级,提高对恶意攻击的防御力,对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做出及时反应,积极促进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序运行。

  3.2 有序引入及更新网络应用技术

  事业单位应主动积极引入一系列先进网络应用技术,诸如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以及防病毒技术等。要想开展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可一并选取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单机版病毒防护软件,前者安装于工作站上,后者安装于每一计算机单机上,为远程扫描数据资源带来便利的同时,改善病毒清除成效及系统检测成效。除此之外,条件允许的事业单位可引入生物识别技术,该项技术涵盖了人类指纹、面部、骨架等人体特征,即为强化版的安全识别方式。

  3.3 强化计算机硬件技术维护管理

  报警系统、线路截获、电源故障等一系列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的引发均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应当加大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管理力度,事业单位计算机硬件技术维护管理可推行主动维护管理方式,该种方式是以月份、季度、年份为基础而推行的计划性检修,通过委派专业维护人员,以对事业单位计算机硬件开展维护管理活动。与此同时,切实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对操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展不定期风险评估,推行实时动态管理;加大对信息系统重要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力度,并定期予以安全备份,为数据提供切实安全保障。

  3.4 强化计算机网络实时监测

  网络监测指的是对网络对象安全程度开展信息反馈、信息监控,只要网络中出现数据传输情况,便可借助入侵检测、数据挖掘等一系列手段对数据是否正常开展评定,进一步得出存在异常数据流、不良数据流与否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可应用相关安全防范技术将异常数据流、不良数据流朝伪主机、伪服务器上引导,尽可能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序运行。

  3.5 构建安全性控制的恢复、备份机制

  安全性控制指的是在连接每一网络服务设备后对应推行的安全保障策略,可实现对相关不合理控制的有效限制。构建安全性控制的恢复、备份机制,可有效杜绝引发重要数据误删、重要数据遭受恶意篡改等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该项机制可收获一定的成效,然而操作相符复杂,且依旧存在相应漏洞,有待后续对其开展逐步完善,提高成功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有着十分强大的功能,然而在为人们生活、工作创造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风险。倘若网络信息遭受篡改或者窃取,势必会使事业单位遭受极大损失。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内涵,全面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好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强化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有序引入及更新网络应用技术”、“强化计算机硬件技术维护管理”、“强化计算机网络实时监测”、“构建安全性控制的恢复、备份机制”等,积极促进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序运行。

  探索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我校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它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更是自动化、仿真等以电为主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近年来,我们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建设,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进行改革,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教学的延伸,建立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相配套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验室建设和改革。

  1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我校是国内最早按课内实验、课内课程设计和课外电子设计实践相结合建立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校之一。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结合本校人才培养实践,对原有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优化实验内容

  一方面,针对课内实验学时相对较少的现实,将课内实验分为功能认知性和自主设计性两类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主要安排在课内时间完成,对功能认知性实验,则在课堂上讨论,鼓励学生课外完成,以缓解实验多和课时少的矛盾。另一方面,加强微机接口技术与各种执行机构和传感器的联系,改革和完善硬件实验内容,使之紧贴课程内容建设,具有自动化、仿真等专业应用背景。

  2) 分层次和有区别开展实践教学

  我校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授课对象多,不同专业对象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均有所区别。为了适应不同对象教学需求,我们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将教学对象分为电为主理工科、非电为主理工科和学历合训三类,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根据不同对象和专业特点,实现分层次和有区别地开展实践教学。

  ( 1) 对非电为主理工科类和学历合训类专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内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微机接口与应用综合设计。课内实验、课内课程设计或课外电子设计实践均以C 语言编程实现,不讲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满足课时大幅减少的需求。

  ( 2) 对以电为主的理工科类专业,则在完成课内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微机接口与应用综合设计的基础上,增设一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主流微机技术解决武器装备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课内实验要求以汇编语言编程,但对课内课程设计和课外电子设计实践则强调以汇编和C 语言混合编程,体现实际工程开发的特点。

  ( 3) 对课内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微机接口与应用综合设计,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均有所不同。

  3) 完善开放性实验环境

  开放型选题实验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展课程基本实验与课程设计,有效利用专业应用背景进行研究型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我院建立了以机器人和典型武器装备等为控制对象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支撑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和各级各类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等。形成一个具有自动化和仿真专业特色的,能满足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与课外创新实践需要的计算机硬件技术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4) 完善实践教材

  我们特别注重实践教材的建设,先后编著出版了一系列在国内同领域有重大影响、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的实践教材,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经典实验案例集》。

  2 实践教学实施方法改革

  1) 科学设计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模式通过科学设计实验内容和合理安排实验,形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模仿到主动设计的实践模式。

  我们从内容上将实验分为基本型、综合型和探究型三类,课内实验主要从基本型和综合型实验项目中选题,课程设计则主要从综合型和探究型实验项目中选题。

  从实施安排上,我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顺序渐进。对原理性和单个可编程接口芯片等基本实验,可通过对理论和实验教材给出的案例模仿完成,并保存实验结果; 对多芯片综合实验和基于控制对象的应用型实验,可将实验分解成多个基于单个接口芯片实现的部分,并安排在前面实验中实现,而后在已做实验的基础上层层组合来完成复杂功能。

  2) 适当采用合作实验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对一些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生间交流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所以在课内实践教学中,将能力强的与相对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利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帮助,实现以好带差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生间的互助,而非代替他人完成,最终实验仍需一人一组验收完成。

  另一方面,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有各自的特长,在课外电子设计实践/竞赛中,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分为一组合作攻关( 如硬件设计能力强的与软件编程能力强的分为一组)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3) 坚持教授和主讲教师参与指导实验

  这样做的好处是,任课教师的亲历能较快、较好且较真实地发现、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地微调教学进度和内容安排。教授参与指导使教学实施更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实验内容。

  4) 改革考核验收方法

  我们将实践环节与课程考核统筹考虑、一体化设计。具体做法是,实验根据任务要求验收,但不直接评价给分,而是将实验/课程设计内容纳入课程考核试卷: 从已做实验中选取一个综合性较强、但难度适中的实验项目作为考试题—实验重做题,并给出硬件、软件均有错误的实验答案,要求学生从中查找并纠正错误。

  3 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探索

  1) 不断提升硬件实验平台

  在实验平台建设上,我们以改革需求牵引,改革方案驱动,坚持教授策划,主讲教师参与,采用自制和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升实验平台。我们自研了第一代PC 机硬件实验平台; 以自研定制方式,与专业厂家合作研制了第二代PC 机硬件实验平台、单片机控制实验平台; 此后根据深化教学改革的需求,进一步自研定制了第三代硬件实验平台。第三代平台融合当前主流微机开发技术,支持基于PC 开发平台,也可支持基于单片机/嵌入式开发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同时与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紧密联系。既可满足计算机硬件类和控制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又能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和探索性学习。

  2)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结合我校在机器人领域和武器装备研究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我们构建了以机器人和典型武器装备为控制对象,具有自动化及仿真专业应用背景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支撑学生参加以机器人为背景的各类学科竞赛,从而取得了包括CCTV 机器人大赛亚军等一系列佳绩。

  3) 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结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我们开发与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相适应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行了“虚拟实验准备、网上实验预约、现场实际动手、设备自动管理、过程自动监控”的运行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实验项目上全面开放。

  4 结语

  我们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有如下进一步思考。

  ( 1) 针对自动化、仿真等非计算机专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与控制系列相关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控制器件”等课程的统筹协调,构建控制系列和计算机硬件系列相融合的硬件实践体系。基本设想是:结合计算机接口技术设计控制器件实验,在“控制器件”实验中保留一些基本原理实验( 也可归入微机接口基本实验) ,而将控制器件的综合应用结合计算机测控系统设计归入“微机接口与应用综合设计”课程完成。

  在基于典型控制对象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上,应用单片机/嵌入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基于典型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使“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自动化系统综合设计”相融合。

  上述设想实现,将有利于在控制系列课程和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时数普遍减少的今天,大幅提高实践教学的时效比。

  2) 结合我校顶尖人才培养计划,如“钱学森班”培养计划,进一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小班教学,将理论教学搬到实验室,把实验内容作为研讨案例,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想了解更多论文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论文范文

本文来源:https://bylw.liuxuequn.com/a/3345152.html
延伸阅读
毕业论文对本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它一般是指高等院校或者某些专业学科,对大学本科生科学研究的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而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是毕业论文中比较热门题目之一,今天
2018-07-31
营销活动的主题是营销者即企业。企业是交换的主动者和积极的一方,千方百计促成交换。下面是留学群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摘要
2018-05-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统计思想及统计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面是留学群为大家提供的“统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感谢阅读,更多有关内容请访问留学群论文栏目。统计学毕
2018-05-19
毕业论文是对你所学东西的一个综合表现,这个所学的东西不只是你在上课时候学到的东西,更多的要融入你自己的想法和你自己对某一专业的积累。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你整理的“管理经济学课程
2018-05-11
关于儿科护理的论文要如何来写呢?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科护理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儿科护理论文范文【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
2018-04-27
伴随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计算机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留学群!计算机
2017-12-21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定义公文格式与工作表格,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你整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更多内容请访问留学群。计算机专业毕
2018-05-04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3篇”,
2017-12-18
以下是留学群论文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计算机专业论文汇总,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论文网(bylw.liuxuequn.com)查看。计算机专业论文汇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
2017-01-12
论文是学生很重要的知识,以下是出国留学论文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相关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查看。血液透析病人动脉静脉瘘的护理要素分
2017-08-31